未来三五年银行理财资金跑步进资本市场,国泰君安时尚之举引何思考?

<股票配资公司>未来三五年银行理财资金跑步进资本市场,国泰君安时尚之举引何思考?

“未来三五年将是中国银行理财资金跑步进入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年代、同时也是海外资金恢复投资中国热情的时期。”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陈晓升也提到了在银行、QFII上可能存在的机会。

国泰君安纺织行业研究团队最近很火,不仅约金融圈人士当模特、拉上市公司赞助服装,还请专业造型摄影团队打磨照片,一本正经地推出了金融圈第一本时尚杂志。金融圈研究员为何走上了时尚这条路线?又是否会显得“不务正业”?

一直以来,券商研究所是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的象征,但想要做到在众多的卖方研究中脱颖而出,研究员显然不能只投身于海量的研究报告中。

吸引关注度之举,国泰君安并不是第一例。此前,已有长江证券、民生证券将研报标题娱乐化、通俗化来吸引大众眼球。

从何时起,券商分析师一改往日写研报的严肃模样,而是另辟蹊径开始了“泛娱乐化”之路?这个话题背后或许是与盈利模式即公募基金佣金分仓相关。

对研究所来说,公募基金分仓收益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去年在这一业务上佣金总额排名前十的券商平均佣金为3.3亿元,但也有些中小券商仅拿到了一二百万元的分仓佣金,这一收益甚至难以覆盖其成本。

截至7月27日,在证券业协会登记在册的119家证券公司共有2298名分析师。4月中旬时,这一数字是2164,也就是说,3个月的时间,券商分析师的人数净增幅为6%。

在越来越多的新人涌入这一市场时,这些从事研究工作的分析师们未来又在何处?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即使这个市场上的研究产能过剩,但优质的研究成果却一直并不缺乏追捧者。

因此,对研究所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去产能、调结构和逐步转型上。

收益缩窄竞争不减

长期以来,国内券商研究所的生存模式主要有二:一是为本公司的经纪业务、资管部门或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研究所本身并无经营任务,开销由公司承担;二是通过销售研究报告获得佣金分仓收入,研究所自负盈亏。但目前,券商研究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后者上。

对券商来说,以往收入过度依赖于经纪业务的情况已有所改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11年的50.5%下降到2016年的32.1%,但佣金率却开始呈现加速下滑态势。据证券业协会统计:全行业平均佣金率已从2013年末的0.079%下降至2016年末的0.043%,到2019年经纪业务利润将趋近保本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券商积极布局研究所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2016年,多位业内大佬纷纷从老牌券商平台出走,跳槽至中小券商,而吸引他们的是后者灵活的激励机制:高于老牌券商的基础工资,同时分仓提成比例也高出许多。

其中,代表者如天风证券在组建研究所时更是不惜耗费重金来吸引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加盟,这一举措也给其带来了收益上最直接的反馈:2016年在公募基金分仓收入整体下滑四成的情况下,天风证券佣金分仓收入却同比增长6.69倍,排名也由2015年的第66位跃升至2016年的第28位。

研究所大客户嬗变

_ 中国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_股票资管分仓软件价格

过去十年间,券商研究所的客户经历了从最开始的散户、公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和自营业务部到后来的私募基金、银行、QFII的嬗变。

早先,当券商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后,一些散户投资者翻阅完这一报告后,便听从其中的观点买进某只股票,但对于券商来说,散户投资者并非付费用户,因此无法为研究所带来直接收益。

同样,公募基金是券商研究所一直以来主要的服务客户,服务对象的单一化导致券商研究的重点更多局限于股票投资范围内,这样就容易出现股市平淡时,券商研究的价值便难以体现,收入与付出无法对等的问题。

因此,为了摆脱对单一服务对象的过度依赖,市面上一些研究能力突出的老牌券商将私募基金、银行、QFII渐渐纳入了自己的服务范围。

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等已针对私募基金开发出全套的服务体系,加紧对股权类投资基金、证券类投资基金等私募资产托管与外包业务上的布局,具体表现为:对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客户提供托管结算、绩效评估与风险管理、整合投行和资产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

“未来三五年将是中国银行理财资金跑步进入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年代、同时也是海外资金恢复投资中国热情的时期。”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陈晓升也提到了在银行、QFII上可能存在的机会。

申万宏源作为率先提出开发银行客户的券商未来三五年银行理财资金跑步进资本市场,国泰君安时尚之举引何思考?,目前已践行着这一理论。据陈晓升介绍,目前申万宏源研究所已有200家银行客户,这一数字在下半年预计达到300家。但对于中小券商来说,如果想要开发银行客户,需要有较大的经济投入,公司要做好短期内没有收益的准备。

2014年和2016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推出,开启了投资者无限的想象力,各家券商研究所随之开始组建海外研究部。

以往,券商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市场的空白,但由于内地的证券公司无法买卖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没有交易就无法产生佣金,所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应比较稀少。但近些年来,南北资金流动量大增后,券商研究所的盈利模式便可以落地,因此对这一市场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

据悉,华泰证券、光大证券等曾先后建立了海外研究部,还有一些小型研究所则是设立了专门研究海外市场的分析师。广发证券在今年6月宣布正式聘任知名经济学家沈明高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就是看中其对海外市场的熟悉度以及有望在开拓海外客户、全英文路演和交流中发挥作用。

最终或回归本源

就当下而言,国内的证券研究服务有点相对过剩,并且国内研究在A股上投入了过度的精力。

长期以来,证券行业都被认为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股票资管分仓软件价格,因为当经纪业务的收入源于客户的交易量时,券商收入的不稳定因素便会增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没有定论。

特别是进入评选季,研究员行为异化,很多延伸服务已经脱离研究的本源。一开始,被服务的机构也很开心,有基金经理说:“有人送早餐,有人送卡、送花,服务特贴心,好歹也得多给点投票,但最后一看推荐的股票跌得真惨,啥心情都没有了。”

另辟蹊径虽然短期获得了不少关注度,但在最终的服务考量上,恐怕还是要回归本源。

如果研究所想要在海外市场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影响力,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走出研究A股的舒适区会对研究团队的能力构成一定挑战,要求整个团队不断地学习和改进研究能力。

对此,陈晓升的建议是:研究所还是要回归本源,踏踏实实做好研究,包括基本面的覆盖、构建模型、方法论和数据库等,这才是正道,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